客服中心
电话:020-87381621
地址:广州市海珠区海珠智汇科技园D1栋501
微信公众号/视频号:广爱社工
机构邮箱:
gashgzfwzx@gzguangai.com
微博:
@广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
【天河精综】龙洞街的晴空下飘着“心灵彩虹”
详细信息
2025年7月18日的龙洞街文化广场,阳光与笑容同样灿烂。为响应国家精康融合行动号召,天河区社区精神康复综合服务中心、天河区龙洞街残疾人联合会、龙洞街“双百”社工服务站、龙洞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(颐康中心)、龙洞街道中社社区居委会联合打造:“精神爽利好心‘晴’——天河区身心健康社区共融活动”,活动共吸引了109位社区居民参与。活动精彩纷呈,给社区居民有不同程度的体验。
【接触学习:从“恐惧”到“理解”的蜕变】
在D“精精神神知多”展区,立体科普展架前围满不同年龄层的居民。社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社区居民思考精神残疾人的特点和需求,精神康复者还充当志愿者亲身向社区居民介绍精神病的知识。经过理论学习和亲身的交流接触,居民对精神疾病的正确认知率提升46%。
香意坊飘着淡淡药香,精神康复者小陈制作的安神香囊成抢手货。“每卖出一个香囊,就感觉撕掉了一张标签”,她边包装边介绍药材功效。隔壁茶饮区,三位精神康复者把亲手煲的养生茶饮递给社区居民,养生茶的热气模糊了“我们”与“他们”的界限。

心安万家摊位化身“服务超市”:龙洞街颐康中心的志愿者为长者义剪14人,社工站推出的“心理急救包”服务预约表半小时填满,“原来帮助就在家门口”王阿姨感慨道。
社工引导社区居民写出感恩的事情和祝福的话语在便签条内,贴在有感恩瓶的彩纸上,社工还赠送一枚太阳帖子作为礼物。“谢谢教我拥抱坏情绪”、“喜欢和卖香囊的姑娘击掌”。不识字的李奶奶画了灿烂的笑脸,说:“这个太阳笑脸,送给所有心里下雨的人。”

【接触学习:从“恐惧”到“理解”的蜕变】
在D“精精神神知多”展区,立体科普展架前围满不同年龄层的居民。社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社区居民思考精神残疾人的特点和需求,精神康复者还充当志愿者亲身向社区居民介绍精神病的知识。经过理论学习和亲身的交流接触,居民对精神疾病的正确认知率提升46%。

图1:康复者做志愿者介绍精神病知识
【手心温度:康复者成为社区明星】香意坊飘着淡淡药香,精神康复者小陈制作的安神香囊成抢手货。“每卖出一个香囊,就感觉撕掉了一张标签”,她边包装边介绍药材功效。隔壁茶饮区,三位精神康复者把亲手煲的养生茶饮递给社区居民,养生茶的热气模糊了“我们”与“他们”的界限。

图2:康复者向社区居民倒茶
【多元支持:构建社区支持网络】心安万家摊位化身“服务超市”:龙洞街颐康中心的志愿者为长者义剪14人,社工站推出的“心理急救包”服务预约表半小时填满,“原来帮助就在家门口”王阿姨感慨道。

图3:志愿者为社区居民及康复者提供义剪
【情感储蓄罐:装满阳光的祝福】社工引导社区居民写出感恩的事情和祝福的话语在便签条内,贴在有感恩瓶的彩纸上,社工还赠送一枚太阳帖子作为礼物。“谢谢教我拥抱坏情绪”、“喜欢和卖香囊的姑娘击掌”。不识字的李奶奶画了灿烂的笑脸,说:“这个太阳笑脸,送给所有心里下雨的人。”

图4:社区居民将将感恩的事情写在标签贴上
本次活动获得多个单位的支持,共同打造残健共融的平台。社工、精神康复者、志愿者、社区居民共同出现在一个现场,就像不同颜色的彩虹在同一片蓝天下显现。人与人之间友好互动,社区居民不单能从理论上认识精神疾病的特征,还能通过友好互动加强对精神病康复者的认知,有效增强社区对精神康复者回归社会的接纳程度。上一页:没有了
下一页:【暖新小屋】羊城“她”公益创投 | 暖新小屋:为新业态新就业女性撑起健康 “守护伞”
下一页:【暖新小屋】羊城“她”公益创投 | 暖新小屋:为新业态新就业女性撑起健康 “守护伞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