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服中心
电话:020-87381621
地址:广州市海珠区磨碟沙大街13号二楼
微信公众号/视频号:广爱社工
机构邮箱:
gashgzfwzx@gzguangai.com
微博:
@广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
服务故事 | “熊孩子”变形记
详细信息
“社工姐姐,我这个学期一共交到了4个朋友。”在最近一次驻校工作中,小嘉开心地和社工分享他在新学期中认识的好朋友。看着小嘉因为交到新朋友而露出开心的笑容,让社工不禁开始回想……
“熊孩子”出没,社工来搭救
今年6月的一个周五,社工收到了H小学张主任的一个紧急救助电话——学生小嘉偷了老师的物品,希望社工马上协助处理。
小嘉是社工一直关注的单亲家庭服务对象,从小随父亲、爷爷长大。由于父亲一直以打骂的方式管教小嘉,所以他希望得到父亲的关注但又畏惧,父子关系一直非常紧张。在班上也经常调皮捣蛋,是令老师感到头疼的“熊孩子”。
社工到达学校后,发现小嘉独自蹲在心理咨询室。看到社工,小嘉瞬间大哭并说自己犯了严重的错误,学校要给自己记过。他感到既害怕又后悔,同时也十分担心父亲知道后会打骂自己。社工摸了摸小嘉的头给予安慰,让他大哭宣泄自己的情绪。
社工知道用严厉的说教方式对于小嘉来说作用并不大,社工作为教育者的角色,不仅需要让学生意识到做错事的后果,还要有承担责任的勇气,要以实际的行动予以弥补。社工引导小嘉思考,如何为自己犯下的错误承担责任,陪伴小嘉思考父亲日常忙碌于工作以及兼顾家庭的辛苦,当孩子犯错误,作为父亲会心疼与生气,就像最好的朋友做了一件背叛自己的事情,自己很愤怒一样。小嘉表示会主动和父亲承认所犯的错误。社工欣赏小嘉的勇气,表示这是勇于承担错误的第一步。
父亲的原谅,愧疚的眼泪
当天小嘉父亲得知情况后感到非常失望和愤怒,表示对于如何教育孩子已经束手无策。社工鼓励小嘉父亲以此为契机,尝试了解小嘉偷东西背后的真实需求,耐心倾听他的心声,陪伴他一起面对“盗窃”问题。小嘉父亲表示会尝试控制自己的情绪跟孩子好好地谈一谈。
翌日家访,小嘉父亲对社工说:“昨天我按照社工的建议先接纳孩子在学校犯下的错误,再耐心倾听发生这件事的缘由。我内心虽然很生气但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。因为我想到孩子没有一个完整的家,我日常忙于工作没有充足的时间陪伴孩子,让他长期在缺失爱的环境下成长,对于孩子犯错误我也有责任,以后需要多花时间陪伴孩子。”小嘉听到父亲的话顿时流下眼泪,他为眼泪命名“愧疚的眼泪”。
社工感受到小嘉的愧疚,与父亲共同引导他为偷窃老师的物品做出补偿计划及步骤,小嘉在笔记本上写着:1.写一封悔过书给老师。2.了解需要归还老师物品的价格。3.周末在家做力所能及的家务赚取零花钱购买物品归还老师。4.把过往在班上“小偷小摸”得到的东西一一归还给同学。此时,社工内心有一个坚定的信念——小嘉会变得更好。
“熊孩子”正在不断蜕变中
经过了半年的辅导,社工从学校了解到小嘉在一点一滴地改变,从原来调皮捣蛋到现在会与同学分享故事书,从原来没有朋友到现在拥有4位好朋友。与父亲的关系也在不断修复中,父亲向社工请教正面管教的教养方法,在家庭日父子俩会一起下厨,享受亲情的时光。
作为社工,我们不担心面对“熊”的服务对象,在他们“熊”的过程中,如何通过责任、温暖、专业的服务理念与态度陪伴他们成长与改变才是最重要,内心坚定信念每一个服务对象都有正向改变的能力。